为深入推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,助力家长构建新时代良好家风,10月26日上午,东屏街道社区教育中心成功举办“如何建设新时代良好家风”培训活动,由该校校长臧德生主讲,吸引了36名来自幼儿至高中阶段的家长积极参加。
家风,是一个家庭长期形成的道德规范、行为准则与价值观体系,不仅是家庭文化的核心,更是民族精神的“家底”。臧德生校长从家风的定义与重要性出发,结合调研数据指出:94.6%的受访青年认同“好家风是子女真正的起跑线”,良好家风能显著提升青少年的自律性与专注力,分别提高41%与27%,引起在场家长的强烈共鸣。
在讲座中,臧校长系统阐述了良好家风的核心要素,包括品德培养、沟通方式、家庭规则与价值观塑造。他引用孟子“孝悌忠信,人之本也”的观点,强调孝道、诚信、感恩等品德是家风的根基。在沟通方式上,他通过数据对比指出,协商型沟通模式下子女成绩优秀比例达39.11%,远高于强制型的19.9%,呼吁家长“共情先于说教”,营造温暖有爱的家庭氛围。
围绕“家风建设的具体方法”,臧校长提出一系列实用建议:如设置“家庭读书角”、制定“家庭黄金时段”(19:00-20:00共同学习)、订立涵盖作息、家务与电子设备管理的《家庭公约》等。他还特别强调“分龄引导”理念,指出婴幼儿应注重习惯养成,儿童阶段建立规则意识,学龄阶段培养责任感,青少年阶段则需引导其形成独立价值观。
讲座中,臧校长穿插了多个生动案例,从安徽桐城“六尺巷”的谦让美德,到毛泽东送给儿子毛岸英的“结婚礼物--他参加重庆谈判时穿过的旧大衣”,再到洛克菲勒家族“金钱仅是万物的外表”的理财教育,深入浅出地展现了家风在不同时代、不同文化中的智慧传承。他还重点讲解了《朱子治家格言》中“勤谨俭约”“睦亲恤邻”“正心教子”等经典内容,并指出这些传统智慧在当代家庭中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
“家风是个人成长的‘根’与‘魂’,”臧校长总结道,“从曾国藩的‘八字诀’到现代‘数字家风’,我们既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家风,也要结合新时代特点进行创新。”臧校长引用习近平总书记“引导人们自觉承担家庭责任、树立良好家风”的讲话精神,呼吁家长从自身做起,建设有温度、有底蕴的家庭文化。
活动现场气氛热烈,家长们认真聆听、积极互动。一位小学生家长表示:“原来家风不只是‘老规矩’,而是可以通过具体方法建设的。”
很多家长要求臧校长把《朱子治家格言》原文和译文发到群里,以方便大家抄录记诵,理解“消化”。
本次活动是东屏街道“校家社协同育人”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是“臧德生助力困境家长育童工作室”系列活动的第十场讲座。接下来,东屏社教将于11月30日推出《表扬比批评更有效》主题培训,持续为家长赋能,推动家庭教育高质量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