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10月23日上午,东屏街道社区教育中心报告厅内50余名老年居民齐聚一堂,聆听由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杨芳主任主讲的《“慧”吃每天三顿饭》秋季养生专题讲座。本次活动是南京市老年开放大学特色课程之一,也是东屏街道老年学校每月一次的《健康养生课》系列内容,旨在通过专业指导,帮助老年人树立科学饮食观念,提升秋季自我保健能力。

秋意渐浓,养生正当时。讲座伊始,杨芳主任以“天人相应”的中医理念为引,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重要性。她指出,秋季气候干燥,人体易受“秋燥”影响,尤其是肺脏,容易出现干咳、咽干、皮肤干燥等问题。因此,秋季养生的核心在于“养阴防燥”,饮食上应以“滋阴润肺”为基本原则。
“不仅要吃得好,更要吃得巧。”杨主任结合《黄帝内经》中的“四气调神”理论,详细讲解了秋季饮食的注意事项。她建议老年人多吃白色食物,如雪梨、百合、银耳、玉竹等,这些食材具有润肺生津、养阴安神的功效。此外,适当食用芝麻、杏仁、核桃、蜂蜜等,也能起到滋阴润燥、养血通便的作用。
针对老年人脾胃功能较弱的特点,杨主任特别推荐“晨起食粥法”,如百合莲子粥、银耳糯米粥等,既能益胃生津,又易于消化。她还提醒,秋季应“少辛增酸”,减少辛辣刺激食物的摄入,多吃酸味果蔬,如山楂、葡萄等,有助于收敛肺气、护肝益肺。
在谈到“秋季是否适合吃鸡”时,杨主任引用清代医书《随息居饮食谱》指出,鸡肉性偏温散,多食易助长内热,与秋季“收敛”的养生原则相悖,尤其对于体质偏热、易上火的人群,应适量控制。她强调,“秋季进补不等于滥补”,要因人而异,避免“无病乱补”“凡补必肉”的误区。
除了饮食调理,杨主任还从作息、运动、情志等方面提出建议,鼓励老年人早睡早起、适度锻炼、保持情绪平稳,全面增强身体抵抗力。她表示,“养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,而是融入每日三餐、起居作息的生活方式。”
讲座现场气氛热烈,老年朋友们认真听讲、积极提问。不少居民表示,通过这次课程,不仅学到了实用的秋季养生知识,也对中医“药食同源”的理念有了更深的理解。
此次讲座不仅提升了社区居民的健康素养,也体现了东屏老年学校在推动老年教育、服务社区养老方面的积极作用,为建设“健康老龄化”社会贡献了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