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6月29日上午,“屏娃家长赋能工坊”第六期培训活动在东屏街道社区教育中心报告厅如期举行。49名来自幼儿园至高中各学段的家长齐聚一堂,聆听由臧德生老师主讲的主题讲座——“家长如何帮助未成年人培养良好习惯”。此次活动紧密结合“校家社协同育人”项目,为即将到来的暑期家庭教育提供关键指导。
“习惯,如同无声的指挥家,默默掌控着孩子们生活与学习的节奏。”讲座伊始,臧德生校长以生动的比喻点明习惯塑造人生的核心力量。他强调,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不仅可以提升孩子的学习效率,增强其自信与自律,更是他们未来立足社会的基石。讲座中,一个名为“小阿”的反面案例令人警醒——因家庭关爱与引导缺失而误入歧途的经历,深刻印证了早期习惯培养与正确价值观引导的紧迫性。
臧校长着重指出,“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”,其一言一行皆为孩子模仿的范本。他呼吁家长以身作则:守时、整洁、尊重他人,这些日常行为的点滴示范远胜空洞说教。反之,若家长自身沉迷手机、作息混乱,极易成为孩子不良习惯的“源头”。他提醒家长时刻自省,为孩子营造正向成长环境。
面对即将到来的悠长假期,臧校长为家长们提供了切实可行的“习惯养成工具包”:
共商规则,善用时间表: 与孩子共同制定清晰、可执行的假期规则与作息表,如详细规划学习、户外活动、阅读与睡眠时间,培养时间管理能力。
家务赋能,激发责任感: 依据年龄分配整理房间、洗碗等家务,让孩子体会付出,增强家庭责任与自理能力。
沟通桥梁,倾听是关键: 建立每日固定沟通时段(如餐后、睡前),专注倾听孩子心声,理解其需求与困惑,及时疏导情绪。
活动参与,凝聚家庭力: 鼓励孩子投入共同做饭、户外运动等家庭活动,在协作中提升社交技能与归属感。
正向激励,强化好行为: 及时肯定孩子良好表现,辅以适度奖励(物质或精神),塑造积极行为模式。
臧校长强调,监督必不可少但需有度。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作业、网络使用等情况,温和引导纠正不良行为(如在公共场合喧哗)。最终目标是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,逐步放手让其学会自省与自律,为独立成长奠基。
讲座尾声,臧校长以蔡笑晚先生成功培育六位杰出子女的案例,鼓舞家长坚持耕耘:“培养良好习惯非一日之功,贵在家长持之以恒的耐心与践行。”
工坊第七期活动将于7月27日聚焦“如何与孩子一起活动”,继续为东屏街道家长赋能,以智慧与合力,在这个暑期为孩子的未来发展夯实地基,静待成长之花盛放。